我生于山野,长于山野,一辈子工作也没有离开过山野,与山野相依相伴是我这一辈子的缘分。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父亲是一名地质队员,常年累月与山水相伴,行走在山野之间,为国家寻找矿产资源。那时,在我的眼里,总觉得父亲很伟大,随意在地下捡一块石头,就知道这块石头是什么岩石,由哪些成份组成的,里面含不含矿。我也曾暗暗地想,今后长大了,也要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为国家探矿的地质队员。
有了这个目标,就朝着这个目标迈进。于是,在那种读大学无门、招工又轮不着我的情况下,我哪里都没有去,一直在老家的山野里耕耘,一干就是三年。三年后,我离开了家乡的山野,又走向了地质工作的山野,成了一名真正的地质队员。
在我四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中,山野生活占据了绝大部分。从湖南城步的苗儿山,到洞口雪峰山的苏宝顶,再到我家乡隆回的白马山,这些都是我最早开展地质工作的地方。从湘中腹地,再到三湘四水,从省内到省外,再到国外,每个矿区都留下了我辛勤耕耘的足迹,洒下了我勤劳工作的汗水,记录了我人生奋斗的难忘岁月。
甘肃甘南地区的金矿找矿,是我工作过的离湖南最远的一个藏民地区,那里天高云淡,海拔高,地形切割厉害,山野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羊。那年十一月,南方的天气还不是很寒冷,但那里却已经下了第一场大雪,冷起来真还有点刺骨的感觉,但这丝毫没有阻挡我们一行找矿的心情。一个星期下来,我们对那里的三个金矿都进行了实地踏勘,提出了我们找矿的建议和思路。后来,终于在那里找到了一个资源储量达到特大型规模的金矿床,找金矿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听很多老一辈的地质队员说,他们曾住过牛棚、羊棚。2005年初春, “湖南省道县小蓬江矿区铅锌银矿普查”项目启动,项目地处海拔1500 米以上的九嶷山区,交通运输极为不便。由于矿区方圆数十公里内找不到住宿的房子,在当地的山崖下只找到了一座已废弃多年的羊棚,项目组对羊棚稍加改造后,就成了地质队员的家。
项目组在羊棚一住就是三年,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直到把项目的工作任务完成。这段住羊棚找矿的历史,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但它将与大山同在,记录在我队找矿史册上。
在从事钻探工作生涯中,我感觉最深的是那裹着白帆布的钻塔,在常人的眼里高不可攀,但在我们这些钻工那里,一眨眼的工夫就爬上了塔顶。钻探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埋藏在地下几千年的矿藏,是钻工们操作钻机一米米地钻进,从而把这些矿藏从地下找出来,造福于人类。
不管是当钻探工人的年月里,还是搞地质的那段时光里,山野给了我艰辛,也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品质。以至于我后来在多年的地质工作管理中,上山爬坡腿不抖气不喘,能吃能睡能熬夜,年过五旬以后,工作干劲仍不减当年。
大山里留下了我青春的脚步,山野里成就了我这辈子找矿的人生。(418队?刘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