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勘局2017年全局地质环境工作要点
- 索引号:430S00/2017-35921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2017-04-25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 湖南省地勘局2017年全局地质环境工作要点
2017年是“十三五”相当关键的一年,我省将启动地勘行业体制改革,全局经济发展、深化改革与和谐稳定的任务倍加艰巨。地质环境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局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大地质观、大资源观、大生态观为指导,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抓重点,攻难点,拨亮点,努力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力争实现对外收入6亿元,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局”的奋斗目标做出贡献。
一、抢抓机遇,确保经济稳步增长
我国已进入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采取严格措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力度。这些重大举措为地质环境领域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保持经济持续稳步增长。
(一)转变观念,延伸地质服务链。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地质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要以大地质观、大资源观、大生态观为指导,积极融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主战场,寻求切入点和结合点,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延伸地质服务链,打造以传统水工环地质为基础,覆盖灾害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矿山地质、旅游地质、地热能源、地质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地质环境新格局,为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及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建设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加强沟通与合作,认真谋划项目。要加强与国土、规划、水利、建设、环保、农业、能源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加强与中国地调局、各大区中心和专业院(所)的沟通联系,切实做好重大项目公开招投标工作,积极争取重大地质环境项目。要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加强与新疆、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及省内各市(州)的战略合作,实现共赢。要结合我省资源环境的特点,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思考,主动营造项目,做好项目立项申报工作。
二、以人为本,全力抓好防灾减灾工作
我省为国家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支持省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已进入攻坚期,任务十分繁重,责任重于泰山。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切实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地质环境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全力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一)突出重点,抓好项目实施。重点要做好全省中小学地质灾害调查、人口密集区地面塌陷专项调查,浏阳、炎陵、吉首等重要城镇地质灾害勘查,重大地质灾害隐患专项治理,以及典型地段地质灾害监测示范等工作。要积极开拓市场,主动承担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重点要开展武陵山区、罗霄山区、南岭山区等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安全选址工作。要在查清地质灾害隐患,研究成灾机理和临灾特征,风险评估技术方法上下功夫,确保防灾减灾取得显著成效。
(二)认真做好汛期地质灾害排查与应急救灾工作。要组织精干力量,协助地方国土资源部门积极开展汛期排查排险与应急救灾各项工作。要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等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能力和防灾工作效率。配合地方,做好核销、核查、新增地质灾害隐患工作,避免群死群伤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建实建强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服务中心。一方面,在地方政府和省厅的大力支持下,要加大投入,在技术队伍建设、技术设备、监测预警体系等方面保证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做实做强吉首、张家界、永州、益阳等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服务中心,切实履行好基础性、公益性事业职能,真正成为地方政府防治地质灾害,特别是地质灾害应急抢险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要依托自身人才、技术优势,加强与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协调,积极争取其它市(县)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服务中心早日挂牌。
三、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认真抓好环境地质工作
(一)大力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积极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改善生态环境。要认真抓好全省新一轮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进一步摸清矿山环境质量现状,编制矿山地质环境综合防治方案。积极参与武陵山片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修复、耕地修复、林地修复、水环境修复与保护、重要村镇生态修复示范、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有效推进精准扶贫,改善生态环境。继续推进资源枯竭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积极参与国家级矿山公园和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大力开展“矿山复绿”示范工程。积极参与地下水动态监测网建设和地理国情、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等工作。
(二)认真抓好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为助推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实施城市环境地质调查工作。要围绕国土资源部“三深一土”创新战略,重点抓好常德等城市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查明城市三维地质结构,开展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和城市应急(后备)水源地勘查,梳理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三)积极开展土地质量调查。重点抓好新邵、麻阳等县耕地质量调查,及全省农用地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查明土地环境质量状况,全面评估土地的总体生态地球化学状况,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农业区域规划和结构调整,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四、发挥传统优势,实现找水找热新突破
(一)积极开展地热(含矿泉水)勘探工作。以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为目标,积极争取湘西北、湘南重要地热成矿区带地下热水资源整装勘查和汝城等典型地段干热岩普查立项。同时,积极开拓市场,加快推进浅层地温能资源勘探与开发利用,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开发利用示范工程。要以矿泉水产业园建设为契机,以市场稀缺类型、复合类型为重点,大力加强天然饮用与医疗矿泉水调查与勘探评价工作,寻找一批大型优质水源地。重点做好张家界温塘等矿泉水详细勘探评价和后续开发利用技术服务工作。
(二)做好扶贫找水工作。要把扶贫找水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对待,充分发挥找水建井优势,切实解决干旱缺水地区老百姓的生活饮用水问题,服务民生工程。重点要抓好邵阳、衡阳等易干旱缺水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和找水建井工作。同时,积极争取江西赣州扶贫找水和供水示范工程项目。
五、努力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
(一)加强项目监管。各单位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项目立项把关、设计和成果报告审查等工作,确保设计和成果报告质量。局对重大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果等进行全过程监管,开展全局质量大检查,争取地质工作取得新突破。局地灾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将按照《局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不定期地分类分片给与业务指导。
(二)加强培训和创新。各单位要通过自培、外送等多种方式,加强技术培训,提升广大技术人员素质。局计划组织一次土壤修复技术培训班,为产业结构调整培养和储备人才打基础。组织一次成果交流与原始资料展评,提升野外工作质量。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意识,要象抓发展一样抓科技创新工作,加强城市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方法、热矿水成矿模式、地质灾害快速调查方法等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加强无人机、三维位移监测仪等先进技术装备投入,进一步提升地质调查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成果集成与转化应用。要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加强地质调查成果评价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加快成果转化与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国土资源管理、民生工程服务。要做好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地质环境综合调查集成成果的出版工作。协助省国土资源厅做好部、省战略合作项目集成成果编制与发布工作,向社会推介成果,加快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经济优势转化进程,充分发挥成果效益,扩大社会影响。重点抓好地热、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等专题成果的编制。